最近,经常有朋友找到我,说:“每个企业都在互联网+,最近那么火,你是做互联网产品设计的,跟我说说我们应该怎么开发一个?”憨厚老实的我提出了个疑问:“现阶段你的企业真的需要自己开发一个APP//公众号应用吗?”
不同企业、业务,答案都不一样。
我们先来对比两个公众号:“罗辑思维”和“广州供电”。
“罗辑思维”是一个向用户传播商业逻辑知识,以卖书或其他情怀商品营利的公众号。前三年时间,其通过公众号与用户建立连接,推送语音和图文(微信自带), 组织线下活动(通过第三方工具获取报名信息)、卖商品(第三方的城),吸引了几百万粉丝,每年创造数亿元的收入。在这种业务模式下,他们根本不需要投入资金去开发一套自己的APP/应用系统。
而对于供电局来说,那就不是这么回事了。供电局公众号的定位更倾向于服务用户,用户在其微信公众号/APP上收到其账单通知,可以查历史账单、网上缴电费等等。显然,只是靠在公众号上推推文,或者借第三方工具推广介绍自身业务是不能满足其需求的,他们需要开发一套与其业务系统对接的微信公众号应用/APP。
1、被 需 要
公众号/APP众多,用户凭什么关注你?最根本的,是你的公众号解决了粉丝的刚需问题。
2、被 惦 记
促活,转化需要建立更多的触点,让用户能惦记着这个号,增加连接时长,增加转化率。
3、被吸引
把公众号打扮好了,要怎么自身修养来吸引更多人的眼光呢?因此要形成自己的独特魅力,让粉丝认可,粉丝自会帮你传播。
企业的公众号//APP是否能够让用户持续关注或使用,最基础的是公众号是否能满足用户的刚性需求,也就是满足被用户需要的条件。我们可大致归纳用户刚需为如下几个方面:
(1)第一类需求和第二类需求
这两类需求主要是信息传递,不需要与有过多复杂的交互,基本上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的图文或者第三方的信息发布功能即可实现。比如信息发布可以采用易企秀、玛卡、兔展等第三方H5制作工具;信息收集可以采用金数据、问卷星等表单及问卷平台;为了解决用户这两个需求的企业可以不用自己开发应用来满足。
参考案例:罗辑思维、虎嗅、金错刀、玩车教授(解决用户获取资讯/知识需求的公众号);如同道大叔、嗨小冷(解决用户娱乐放松需求)。
(2)第三类需求和第四类需求
要满足这两类需求(查询业务信息或业务办理),往往需要与线下各种业务系统进行数据对接。这类就需要专门开发一套应用系统,供用户在业务服务过程中使用。
参考案例:如南方航空、广州供电、天河客运站、粤北人民医院等公众号,用户可以在上面进行值机、交电费、购买汽车票、就医挂号/报告查询,也需要开发专门的应用系统与线下业务系统进行对接;
(3)第五类需求(购物)
若企业有多个销售系统,企业则需要自己开发一套与APP/PC商城对接的系统,用户通过统一的账号在微信公众号//APP/PC网页其中一个端上进行购物交易,在其他另外两个端均可查到同样的订单、会员积分等记录。如网易严选、京东等公众号。
数据不需要与其他方对接,则可以采用第三方的城。比如等。
当然,通过企业在解决用户刚需时的业务流程的关联复杂度来评估,只是在业务的IT实现逻辑判断。我们在互联网+的运营过程中,除了业务功能逻辑能走通这个基础点能满足外,还需要能够将业务运营起来,让更多的用户参与进来使用,并尽可能地建立更多的用户触点,使用户留下来,并活跃起来。
从运营角度看,流量、渠道、触点是评估是否开发自己的应用系统的关键。
我们在企业业务互联网+运营过程中,除了主要业务的流转之外,还需要建立自己的品牌/文化,以让用户认可,吸引用户,同时也能形成自传播帮助我们进行业务推广。
在实现用户被吸引的目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做的主要有几类型的工作:
我们通过实际的运营情况,评估是否需要开发一套自己的应用。
企业自己开发一套应用系统的优点:
而缺点是,需要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费用,以及时间进行开发。
若有足够的投入,企业自己开发一套自己的应用系统当然是最好的,但如果没有足够的投入,则需要尽可能精简互联网+运营中的业务支持,尽可能通过第三方的应用实现企业的需求。